查看原文
其他

活动回顾丨百文呈祥第五期佳文赏析:四月细思,执笔抒怀

祥波书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祥波书院 2022-06-30


文呈祥第五期





四月细思

图书馆内外人潮熙熙,自习室灯火彻夜通明。身处巍巍大学之间,我们似乎总有无尽的知识要汲取,有无尽的高峰要攀登。


有时我们也自觉被滚滚向前的潮水所裹挟,分不清自己与世界的边界。当陷入一种难以自辨的困境时,我们不禁问自己——读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内卷”的意义又是什么......?




执笔抒怀





本期百文呈祥,作者们结合生活经历和个人感悟,畅谈读书之于他们的意义,面对“内卷”的处理之道,探讨读书和“内卷”下的生活哲学。同时,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祥波书院隶属老师,人文社科学院讲师李博寒老师对作品进行专业的点评与解析。

祥波书院隶属老师 人文社科学院讲师 

李博寒老师


接下来,请逐一欣赏本期作品:






01

《一个失败读书人的自白——与L小姐的访谈录》


M编辑

向上滑动阅览



我正在某巴克咖啡厅里等待L小姐。


主编X先生极力向我推荐L小姐,他说L小姐上星期刚从某卷大博士肄业,对这个“读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选题一定深有了解。我简直要笑出声来,X先生竟然非要塞给我一个半路中途而废的人作这次选题的采访对象,真是难为我这个新入门的编辑。


下期访谈推送到底该怎么写好呢?要不自己悄悄再换一个人采访?哪怕是一个刚入校的本科生也好……我喝了一口面前的冰美式,心想刚入校的本科生最起码也能提供一些积极向上的采访内容,要不然该过不了审了。


“你好。请问你是M编辑吗?我是L小姐。”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原来是L小姐终于到了。“不好意思,一直没坐上公交车,所以迟到了。”她不好意思地解释。


我放下手中的冰美式,向她笑笑:“没关系,我也刚到。那要不我们先开始吧?你要喝些什么呢?”


L小姐略显局促地说:“没事,我不喝饮料啦。”她放下她的双肩包,“我待会有点事,要不我们现在就开始?”


我点点头,拿出录音笔和笔记本,示意她开始。


“其实一开始我并不想博士退学的。从小我就想要当一名大学老师,或者学者,这样多酷,似乎能够扛起指引人类前进的大旗。但是……”L小姐叹道,“后来我才觉得我太傻了,光靠理想是活不下去的。”


我皱了皱眉头,表示疑惑。


“我听过太多人说过他们认为的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还记得小学的课本吗?周恩来说要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高中的政治又教我们要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读书。这些说得都对,但作为一个普通人,这些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不过想要过好自己的生活罢了。”


我安慰她:“您可别谦虚。能读到博士学位,这已经和我们普通人拉开很大差距了。”


L小姐摇摇头,“是真的。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我的父母极其注重我的教育。但越到高处,我越能认清自己的普通。我写不出来论文,做不好研究,一辈子读书到研究,研究到读书这条路真的不适合我。


以前我总想,应该为了追求真理燃烧生命,哪怕是能够成为拓宽人类认知边界的一个分母也好。听起来挺中二的,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多么幼稚的想法,读书不是为了什么真理,不是为了什么追求学术,不过是为了自己能够活得更从容些罢了。”


“古人讲,十年寒窗,可我读了起码有二十年。我每日战战兢兢,以为能够抱着对知识的敬意慢慢站到前人的肩膀上,但是如果我连好好地活着都不能保证的话,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停下了记笔记,对这位曾经抱有远大理想却又放弃的人表示感同身受。


“不知道该抱怨这个时代,还是该抱怨我自己。我羡慕那些在自己的领域深耕并作出成就的学者,可我自己却无法专心做下去。一是确实我自身能力不足;二是,我终于能够承认自己的普通。


我是个普通人,读书只不过是一种让我不断认识世界的最便捷的方法。我读书,不是为了什么远大理想,只是为了通过读书来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在这个世界上能够随心地生活。有好玩的地方就可以飞过去旅游,有什么好吃的能够马上享受,和家人开开心心地踏实地过完每一天,做好一个女儿、妻子、母亲的义务,这就够了。”


“当然,我不是否定那些坚持着理想主义情怀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不普通的人。那些理想主义者往往能够更沉下心来应对困难,也比我们有着更强的能力。但是能者多劳,有能力的人往往需要承担更多责任。这太累了。”


……(省去其他内容)


采访的最后,L小姐告诉我,她真的很累。现在她只想回到老家,好好地陪伴父母爱人,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她说,没有这个天赋的话,与其一直执着在读书,倒不如跳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




评委点评

作者用一个“反乌托邦”式的故事让我们反思:“普通”似乎是我们读书、学习、工作甚至是生活中竭力摆脱的标签,但如何与自己和解,也是我们在面对人生,面对自己时应该学习的一课。




02

《书稿方寸,生命乾坤》


沈乐遥 2020级 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

向上滑动阅览


“十二年寒窗苦读,锋芒将显,且看今朝。” 这是曾经挂在我高中母校教学楼上的一联高考励志语。曾经有很多人告诉我,读书、学习、努力、坚韧,无非是为了那一天、那条路,为了那个梦想的大学和工作,为了那一种体面又独立的生活。这种说法非常好,挺吸引人的,也许鼓舞过数以万计的、古往今来的学子。


只是这样的解读未免把“读书”二字说窄了。


书稿只是方寸,而人生是几何,生命有乾坤。读了一本本有字之书,我相信我读的更有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生命给了众生几乎平等的时间和机会,读书,是让人在同等时间下看见更多、体验更多。“每次给狗送食物以前打开红灯、响起铃声。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铃声一响或红灯一亮,狗就开始分泌唾液。” 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实验家喻户晓,除了行为学上的启发以外,这个实验也充分揭示学习的本质。铃声与食物原本毫不相干,通过学习,它们被紧密相连。


我原本不会知道大脑中一个小小的杏仁体跟我的喜怒哀乐会有什么联系,不会知道我一个小小的决定与背后社会结构的制约有什么关系,不会知道秘鲁寒流的减弱与中国遭台风侵袭有什么关系。


是读书,让那一个个散点连成了网和线,让我在人类本能的原始知觉以外,有了思维和逻辑。如果我注定有限的生命原本只给我去看一回西湖的时间,那么学习让我在其他游客的一片赞美和喧闹中,还看到了苏轼、看到了杨万里、看到了张岱,看到了历史长河里的惬意与感伤,和绿水微澜下的洒脱和冒险。


生命给每个人一双自己行走的脚,读书,是让人把路越走越宽。更宽的生命之路,一曰察觉,二曰理解。读书的路途上,有人朱璎宝饰,有人缊袍敝衣;有人虔诚信奉着真主安拉,有人每天翻阅《圣经》;有人不温不火、独来独往,有人热情外向、高朋满座;有人二十来岁了心态还幼稚得像小孩,有人早已彬彬有礼、举止得体……方寸书稿,带着众生各异的模样来到我案前,把那么多陌生人的生活和故事娓娓道来,让我对与“不同”的偏见变成理解,让狭隘变成大爱,让单线,变成多元。


读书,有什么意义。这真的是古往今来已经讲俗气的,却也从未有过标准答案的一个命题。我想,也许读书就是生命本身吧。那个把困难知识一个个消化的过程像极了生命里提着一口气走过一个个难题的我自己;那个因为懂得更多而满足的学子,她其实就是生命里每走过一个纪念碑,都小心翼翼决心珍藏为财富的我自己。


 我在象牙塔下读有字之书,到社会上去读无字之书,终其一生,我也许会读过数学文学化学哲学,太多太多的书稿。而最后,我会发现一直以来,我不过读了一套生命之学。


那个面对未知更加有底气的自己,那个面对风雪更加从容的自己,那个面对不同更加尊重的自己,那个面对世界更加热情的自己,就是读书对我的终极意义。


书稿虽是方寸,却照见生命乾坤。




评委点评

“书稿虽是方寸,却照见生命乾坤”,作者把一个个读书学习时经历的瞬间,凝结成了富有诗意的永恒。




03

《谈谈读书


黄金雨琪 2019级研究生 经管学院

向上滑动阅览


读书,可以有很多种含义。最狭义地说,读书就是拿起一本书并了解其中的内容。更广义一点,读书可以被理解为学习。最广义地说,读书就是去知道去认识:去知道别人如何对世界发问,又如何作出解答;去认识日常生活范围之外的时空发生的人和事。


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已经被无数人问过。又存在哪些熟悉的回答呢?想必我们都听过“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回答。但我们又会问,读书到底是怎么改变命运的呢?


如果让我用自身经历来回答上述问题,总结起来只有简单的一句话:读书可以让我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以此谋生,以此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甚至以此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最终不后悔度过这一生。


读书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不光是去发现世界的面貌和规律,同时也是发现自己,后者更为重要。我的学习过程往往会包含几个环节:一开始,我脑袋空空,然后面对新的知识想要弄明白——在我不断加深对新知理解的同时,我还会判断自己是否感兴趣,是否喜欢——这会影响我接下来要去获取的知识。


学得越多,我就越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好奇什么。对于一开始不喜欢的东西我也不会彻底否定,而是保持开放性,有时候它们会成为我后来最热衷的事情。就像数学,我在小学的时候觉得十分简单,到了中学却屡屡受挫,直到本科还心里发怵。却没想到,硕士期间,我最感兴趣的经济学研究方向竟是需要数学最多的理论计量。


为了在博士期间能够有可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我拼命补课,或旁听或自学以前听到名字就反感的数学专业课,竟然发现自己现在并不讨厌,反而还能欣赏其中的逻辑之美。如果不是学习,我不会知道自己一生想要做什么,可以做到什么,也不会知道这些目标和能力会让我碰到什么样的人,留下什么样难忘的回忆。


在我心里,读书就是这样一种不断寻找的过程。有些人会说“我讨厌学习”,但或许不是真的不想学习,而只是还没有找到自己喜欢学的东西而已。有些人会说“我绝对不学这个”,但或许在知识积累、蓦然回首后发现一生追求。


读书不光是寻找自己,发现世界的过程,它同时也锻炼了我们寻找、发现的能力,磨练了我们的耐力。读书当然辛苦,但是如果我们把它当作寻宝的探险,就能理解这种辛苦是必然的。如果在这场探险中坚持下来,享受其中,最后发现并做到自己想做的事,从而留下无憾的人生,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探险是艰难的,有时候我们也想休息放松一下,刷刷剧,吃点好吃的,旅行一趟,也是为继续探险而蓄力。


我们也可能迷失方向,这很正常,或问问他人的经验和意见,或自己试着往一个方向探索验证,再加上耐心等待,总有走出来的一天。这样走走停停,有张有弛,有惊险也有收获的过程,就是探险一般的学习过程。


关于竞争,有人觉得这是对我们学习的一种打扰。竞争的激化让我们无法保持自己的节奏,耽于压力,麻木了对学习的兴趣。其实换个角度想想,也没有这个必要。想象我们走在街上,突然想吃面包,然而发现最近的面包店顾客爆满,排起了长队,这时候怎么办?简单。要么找别的面包店,要么晚点再来,要么吃点别的,要么耐心排队,总有办法。没准,还能发现更好的面包店,发现自己其实更想吃别的,或者认识一些同样喜欢吃面包的好朋友。如果因为面包不够就从此不吃东西了,是不是听起来很荒谬呢?我们饥饿的肚子一定会抗议这种行为。反观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因为有竞争,就放弃学习了,不也是同样荒谬吗?我们好奇的脑袋也一定会抗议这种行为的。


不管过程如何辛苦,最终肚子被填饱,脑袋被充实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场以发现为目的的探险,尽管充满曲折,但人生的乐趣不就在其中吗?


“我将永远困惑,也将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气。”




评委点评

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把读书与发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关系娓娓道来,带着勇气不断地探索吧!




04

《十年寒窗,

我们读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陶心悦 2018级 理工学院 

向上滑动阅览


现在是夜里1:33,上园自习室仍然亮着灯光,有在电脑前专注的耕耘者,也有疲惫后却不愿归去倦意趴下的人。放眼望去,大学校园,有的人行色匆匆,眉头紧皱,有的人激烈快意地讨论着问题,沉浸在思想的交锋中,有的人把“内卷”奉为圭臬,成为优秀的人就是他毕生的责任,努力是他的代名词,有的人用避世的态度看似清高地俯瞰着世界,其实也常常陷入其中……


看起来激烈的竞争中,有人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成为了一纸成绩单的信徒,可是换个角度想,谁又不是某件事物的信徒?只是凡事皆有度,若只执著于眼前的狭窄的优秀而错过了曼妙的大千世界,未尝是一件好事。


笔者在一个内陆的高考大省长大,从小到大经历了十分成熟的教育体系的锻造,走出它又走进它,难免有万语千言留在心中。大学校园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然而内卷之声近几年甚嚣尘上,实在令人感到疑惑的同时又感到可叹。这并不是一个好词,它代指不恰当的竞争以及读书的被异化。


做题家并不少见,笔者也未必不是,但是敬佩做事专注的同时也不禁思考,这种细细雕琢的“工匠精神”的背后释放了读书的全部意义吗?读书,只是为了成绩的卓越,熟练的精通么?这似乎也有道理可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那些所谓学者的风骨,那些精神的欢愉,是不是越来越被人们忽视了呢?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双城记》里的引用似乎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过时。可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个时代难以准确,但是这个时代有时难免令人感到浮躁。不谈今日的核心话题——内卷,细细数来,实际上任何一个时代,读书与功名挂钩都难免被异化。“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书中自有黄金屋。”读好书,可以做好官,读好书,可以赚大钱。


从国家层面来讲确实如此,国之重器,需要人才的浸润。报效祖国向来是崇高而宏大的理想。然而内卷之风却让人质疑,读书的意义是否已经偏离教育的初衷?“内卷”,向大处说,这种风气难免让人们去往“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方向;向小处说,处在其中的人深夜梦回时,有没有感到无意义和空虚的时刻呢?这种恶性竞争的意义除了体现在可能耀眼的成绩单上,体现在偶尔的暗自庆幸中,会不会这种心态让整个人都变得 “小”了呢?你在内卷的时候你是在浪费生命吗?


大学生在自行车上编程,开夜车学习不去睡觉。坦诚讲,学问的专注难免有偶尔废寝忘食的时刻,但如果把这种专注拿来炒作以及盲目效仿,并美其名曰内卷的快乐,无疑是一种内心空虚的不当填补罢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学习的境界是多重的,读书的意义也有许多,只是单纯以卷为卷,未免有失偏颇。


或许“欣于所遇,快然于己”的那种畅快是笔者所追求的,就像电影《Soul》中说的,生活的火花就是生活本身,读书的火花也许就是读书的那种自然的美好吧。




评委点评

在不断的叩问和回答中探寻读书的意义,反思“内卷”的利弊,希望我们都能在读书中感受“欣于所遇,快然于己”的快乐。




05

《读书于我》


徐志遥 2018级 经管学院 

向上滑动阅览


读书于我之意义,有个人层面的,社会层面的,有现实层面的,精神层面的。个人层面的,从来都存在,社会层面的,随阅历逐步积累而生。现实层面的意义,未必摆脱得了,精神层面的,却是必然离不得的。


中学时期,长期过着家与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以刷题为生活常态,却不觉无聊。以每天能在课堂上回答好老师的问题,有学习上的收获为乐。对未来的期待十分单纯,就是能在高考中成为天府之国千里挑一的考生。那时,读书的意义于我而言,几乎全然是个人层面的。希望通过读书在精神上得到家人和老师同学的认可,在现实中让自己有机会到心仪的大学中求学,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看看,闯闯。


而初入大学,在短短的一个月中,就经历了不少生命中美好的“第一次”,让自己尝到在高中努力读书的甜头。第一次参加正式舞会,与秀外慧中的舞伴携手共舞;第一次用英文学习数学,感受独特的教学风采;第一次现场听诺贝尔奖得主等学术大牛讲话,近距离接触有深邃思想的灵魂……不得不说,这些美好的“第一次”都建基于我在高考中取得总体让自己满意的成绩的现实。


读书于我来说有很强的精神层面意义,可以让我与古今中外的名人畅谈,让我更好地享受生活。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难免落入懊恼中,那时,胸中似乎有一股力量压抑着自己。此时翻开《孟子》,听孟子字正腔圆地说道:“君子坦荡荡!”。我不由得受到感染,长啸一声舒怀,不再去想那些琐碎烦心之事,神奇地放松开来,感觉做什么都更舒畅了,这是读书让我开阔胸襟。“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在读过李白的《登峨眉山》后去峨眉山游玩,从山脚到山顶,一路见识奇花异草,层峦叠翠,灵猴顽皮嬉闹,泉水清冽可见,云海苍苍茫茫,佛光神奇玄妙……


在或许一辈子都看不完的美景中,自己终于真真切切明白了那句“峨眉邈难匹”的意思。这是读书让我在欣赏自然时多了一份观察与体会。我第一本读完的长篇英文著作是《Why Nations Fail》,作者是美国的两位著名经济学教授。书中的很多观点我都不赞同,这就刺激我去查阅论文,寻找事例,深入思考,系统性组织语言去合理地反驳自己不同意的观点。这是读书让我学会了批判精神。


读书于我而言的社会意义是在逐渐认识到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后,逐渐积累起来的。在成都一条满是价值不菲的佛宝店的大街上,看见跪在地上乞讨的残疾人无人搭理。在不少互联网公司中,有员工积劳成疾乃至猝死,企业却对员工生命表示淡漠。


如白岩松所说,高房价正在摧毁一代年轻人的想象和爱情,但前些年却有房地产大商放出诸如“中国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我只为富人盖房”的惊人言论。还有反腐倡廉和扫黑除恶中公布出来的一件件案子......


如此种种,都告诉我这个社会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刺激着我去观察、了解、反思这个社会,并让我对读书的意义有了新的看法。读书,不仅是为自己的安身立命,成家立业,陶冶情操,倘若有能力的话,也应是为推动这个社会的进步。学到的知识技能越多,就越有能力帮助他人,越能促进现有社会问题的解决。


宇宙中的黑暗远远多于光明,社会上的阴暗面是否也多于光鲜亮丽之处呢?我不知道。但我想,既然一根小小的蜡烛就可以把充满黑暗的屋子点亮,那么,如果自己能看到社会的阴暗之处,为什么不努力去照亮它呢?


现在的自己确实过于渺小,能力不足,本身只拥有一根火柴般的光和热。但努力读书或许就可以让自己从一根火柴变为一根蜡烛,从一根蜡烛变为一个火把,变为一盏灯。


而若能遇上更多志同道合之人,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不指望读书能让自己像天上的太阳一般普照大地,我只愿靠着读书,自己可以成为一盏行走的明灯,让生命中路过我的良善之人,都感受到我的一点光亮。



评委点评

从小我的超越到大我的关怀,与中国传统的“修齐治平”理念有相通之处,感情真挚。




06

《卷派分子》


胡卷之

向上滑动阅览


1.

为了我的名誉和安全先声明:不支持内卷,不想和他做朋友;朋友卷是朋友的事,跟我没关系。


2.

如果我早知道他要卷,我是千千万万不应该跟他做朋友的。但是在我认识内卷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已经做了两年朋友。可恨我跟他没有一张席子好来割一割,总不能把他的袖子割了是不是?


3.

他的卷是突如其来,就在我从朋友圈学到这个新词的时候,我想到他应该算是卷人。


4.

可是明明之前也没觉得他有什么不正常。


5.

但是现在我要跟他划清界限。


6.

凌晨四点睡不着,可是我万万不能学习,必须打起明日某舟。


明天就要期中考,可我万万不能背语法,必须出去吃海某捞。


7.

但是在某一天走出考场时我还是没忍住,掏出手机看了看ppt想看看刚才猜对了没。还没等我找到答案,就被抓了起来,扣上了卷的帽子。


8.

胡卷之啊胡卷之!你怎么就管不住这手!现在你已经完全臭了,被打成了不能翻身的卷派了!


9.

你怎么这么不上进!搞绩点崇拜的时候绩点冲不上去,比“不卷”都比不过人!


10.

是的,卷不卷也是可以卷的。


假如对“书卷气”的推崇席卷全球,恐怕人人都要手不释卷,风卷残云般贪婪地阅读浩繁卷帙,为了展示自己的胸中万卷恨不得做个开心罗汉,生怕自己缩首卷舌,口钳舌卷,在开卷有益的随堂测验上交了白卷。


快快和我卷起铺盖,连夜卷逃!


11.

有了标准就有了比较,就有人要装高级,就有人要装不卷。好像有个叫“装子”的说要绝仁弃义,我们今天就来比比谁凶狠恶毒吧!


12.

“是老子!”



评委点评

多音和谐音梗用得很溜,语言精妙老辣。把自己和身边人面对“卷”时的微妙心态刻画地入木三分。






结语

从理性的推论到风趣的对话,从对生活的体验到对社会的反思,本期作品多维的讨论了读书和“内卷”两个主题:有人批判内卷,也有人逃离内卷;读书可以是让人“活得更从容”的手段,也可以是照亮思想与社会的火光。


观点无分高下,选择亦无对错。我们惟愿本期作品能如空谷足音,调动读者思绪,更透彻体会读书、学习与生活,游刃于人生之间。




文案:胡秋源(2020级 祥波书院 经管学院)

海报:黄日奇(2019级 祥波书院 理工学院)

美编:李邵洋(2019级 祥波书院 经管学院)

编辑:许诗庭(祥波书院办公室)

         曾静纯(祥波书院办公室)

策划:祥波书院办公室



博学慎思 弘毅致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